2020年,中國在航天領域奪取的成就世界各國有目共睹,盡管經歷了前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整體進度并沒有拖慢太多,后續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最后一顆組網衛星順利發射升空,世界各國紛紛同我們在該領域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從此再也不需要受制于美國的GPS導航系統。不僅如此,我國今年還發射了首顆火星探測器,真正掌握這類技術的國家屈指可數,前段時間,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也成功發射,不久的將來會完成取樣任務順利返回。更令人振奮的是,明年我國還有一系列航天領域的發射任務,總而言之,中國的航天技術早已今非昔比。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了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GPS。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并用于情報搜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

北斗系統實現全球組網,美國壟斷被徹底打破
今天主要介紹的就是我國的北斗系統,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導航系統中最具知名度、且功能最全面的就是美國的GPS,它的存在幾乎已經在該領域形成壟斷,無論是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還是多個歐洲國家共同研發的伽利略導航系統都無法撼動其地位,正因如此,美國隨時都可以用關系GPS信號為借口威脅其他國家,一旦付諸實踐損失不可估量,在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很多國家只能忍氣吞聲,直到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出現才改變這一局面,隨著北斗系統實現全球組網,美國壟斷被徹底打破。

日媒說出真相:北斗導航精度超越GPS
據環球網報道,前段時間,《日經亞洲評論》發表了一篇報道,其中提到在全球165個國家中,北斗系統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已經超越了美國的GPS。例如,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一家在線食品配送公司可以借助APP將食物精準地送到客戶所在的地方,他們之所以可以有如此高的效率,正是多虧了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而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與GPS相比,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更加先進,功能更加全面,也更加適應現代化需求,其中短報文功能連GPS系統都不具備,更重要的是,我國在國際上一直是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不會像美國那樣隨隨便便威脅別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愿意同我國達成深入合作,如今,連日本媒體都不得不承認,在定位精度上,我國的北斗系統更占先機。

北斗系統不斷突破,有利于我國樹立良好國際形象
21世紀是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導航系統就是信息傳遞的主要來源之一,無論在軍用方面還是民用方面,對導航系統的依賴都越來越強,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不斷突破,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也為我國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奠定了基礎,這說明我國的綜合國力正在穩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與經濟水平都在向前發展,不得不說,厲害了我的國! |